木村以外,實在很難找到另一個適合拍這廣告的人了......
可以表現如此嫵媚,又不失英氣,難怪木村可以紅足這麼多年。
http://www.gatsby.jp/cmstudio/index.html
- Jun 03 Sun 2007 12:55
Gatsby - 木村拓哉
- Jun 03 Sun 2007 11:27
"Nothing Really Matter To Me !!!"
經常被指抄歌的雷頌德,又被指抄Queen的經典作品Bohemian Rhapsody,假若雷生被人問到要回應此事真倪時,大可引用原裝版本中的這句歌詞 ------ "Nothing really matter to me !!!". 說時還得配上一個橫眉怒對千夫指的神情呢。
- Jun 02 Sat 2007 12:25
My Dream House
My Dream House doesn't need so big, sea view...... just enough for me to put all my clothing in the wardrobe. And, no n eed to find places to hide the off-season clothing.
- Jun 01 Fri 2007 12:23
香港何有悶鍋??
台灣TVBS有《全民開講》,最近香港TVB收費頻道的生活台也開了個《全民開講》,未知何時也來個港版《全民大悶鍋》呢?
- Jun 01 Fri 2007 12:05
世界不吸煙日
昨日,5月31日是世界不吸煙日,不是有那位煙民會留意這事? 我對味無好感,小時每次去酒樓飲茶,回家後全身都有一種味道,那時以為那是酒樓味,到長大後才知那是其煙民送上的二手煙味。
我本身不喜歡煙味,而且我更不喜歡會上癮的東西。雖然我對茶和咖啡也有癮頭,間中會很想很想喝上一杯,但若某段時間喝得太多,生理上又會叫停自己不要再喝。但見吸煙的人通常會愈吸愈多,而且見到他們想吸但又不能吸時,那神緒不靈,我就慶幸我沒有煙癮。
我經常覺得若我會被某種東西控制,令我不能缺小它時,我會為自己感到很可憐。
- Jun 01 Fri 2007 11:52
再談怪異的塑膠「包」
以環保為口號,政府提出要徵收「膠袋」稅,以減小香港使用膠袋的數量。這廂叫小用塑膠,那邊廂政府的康文署就將本來用麵粉用的包,改為塑膠做,有沒有想過,有些人拿了膠包回家,日久生厭,這個膠包將會如何污染環境?以後每年康文署都要為長洲「太平清醮」做新的塑膠包,這可會對環境有害呢?
- May 30 Wed 2007 23:54
生死橋
認識李碧華是從其散文,但我更愛看的是她的長篇小說,也因此,近年再也提不起勁看她的散文和短篇小說。
看新聞說北京正在拍攝《生死橋》的電視劇版,當時第一個感覺是很開心,但瞬即又怕這會是《停車暫借問》的悲劇翻版。當日竟有人找來五呎五吋高左右的張信哲,來演《停車暫借問》中那個高大的北方大漢林爽然,不管該電影拍成怎樣,光就這一點我經已難以接受了。
看這次《生死橋》的選角,表面印像不錯,希望田沁鑫導演能拍出一套讓我看得安心的《生死橋》吧。
- May 30 Wed 2007 00:55
為個人私慾而破壞無人淨土
路透/Desmond Boylan(發稿:邱俊吉/李中慶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- May 30 Wed 2007 00:06
福佳始終有你
http://plastichk.blogspot.com/
- May 25 Fri 2007 00:27
轉載:搶膠包」談文化承傳
太平清醮話滄桑
長洲的老街坊憶述,搶包山是長洲首創的打醮活動。以前搶包山,長洲人拼命搶的,是平安與意頭,居民相信積極「搶」那些已祭神的包,不單帶來幸福,來年也會獲神明庇蔭;位置愈高的包,便愈接近上天,得到愈多庇祐,故此爭相擷取包山頂上的包。
- May 22 Tue 2007 02:09
小動作
- May 20 Sun 2007 23:12
五月天------簡簡單單
我愛上五月天,先是從他們的現場演出開始。多年前陳昇在香港伊館開演唱會,表演嘉賓就是當年對我而言非常陌生的五月天。當晚我當然是沖著陳昇才去看那演唱會的,應該是帶醉的陳昇,在台上那樣不經意地唱著,便能牽動著台下的每個人,這就是舞台魅力,這是無需爆破煙花、變幻燈光、舞蹈員們了營做出人的,一個陳昇在台上唱唱唱,便是一個很好看的演唱會。
在這充滿魅力的演唱會中,有五個小伙子做表演嘉賓,他們竟沒有被比下去。當時首次聽他們的歌的我,當時也聽不懂他們在唱甚麼,但卻經已覺得他們唱得很好,而且他們在台上給人的那種吸引力,絕對是不下於這晚的主角呢,他們就是五月天。
那個演唱會後,看台灣的報章得知他們因為要當兵,所以便暫時休團。(事實上,他們五個團員中,冠佑早就當過兵,餘下四人各自因健康問題,只有瑪莎是要真真正正去當兩年兵。但其餘四位都堅持等瑪莎當完兵才歸隊復出。)
- May 19 Sat 2007 12:46
茶海
茶和咖啡都是我的所愛,但比較之下,茶的名次又比咖啡高了點點。
有人以為茶是老人家的事,喝茶不比在酒店喝咖啡高級,但我就覺得茶比咖啡更有深度,種類上茶紅已比咖啡多,而味道上茶亦比咖啡有更多不同選擇。
最近從網上討論區看人論茶,發現原來茶的學問比我所想像的更加博大精深,雖然我知道自己永遠都學不了那些專家般去研究茶,但愈看愈覺得茶這東西真神奇,像我們看歷史,茶雖然不算是生活必需品,但茶的貿易數字卻可以是天文數字。今年大陸的茶葉貴了很多,很多茶園的茶一早經已被人包下了。因為大陸人談生意愛喝茶,隨著經濟發達,茶價愈來愈貴,春茶當然一早賣光,就連秋茶也幾乎全被人以高價訂了。
- May 18 Fri 2007 01:23
瘋狂世界
真是想不到那份《中大學生報》可以如此好玩。有人見《中報》講性被投訴,如是就發起投訴聖經中也有性和暴力描寫令人不安,一眾神棍當然立刻跑出來說,不能拿聖經和《中報》比,原因就有:聖經經已是很多年前寫的、聖經是很多人認同是神聖的......這些說法簡直就是詞窮理虧的表現,若他們的神真的存在,一定會下來「打」救這班傻豬豬。再玩下去《紅樓夢》、《金瓶梅》、《西遊記》、《史記》........等等等等都要送撿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香港人根本是完全不知道德和自由為何物,我們日日見到的就是為投訴而投訴,為開罵而開罵,經已再沒有人去探求每一件事發生的根源是甚麼,大家只會見到地上有水漬,就狂數倒水在地上的人,然後把他抄家,而不會問,是否地上有油把他跣倒,還是有人從旁把他推倒?
- May 15 Tue 2007 00:01
乜有好多人睇過《中大學生報》咩?
《中大學生報》只不過是一份在中文大學入邊發行的小眾報紙,但因為新增了一版「情色版」,令這份只不過是每月在中大校內派發一萬的報紙在香港「紅」起來(注意:發行量不等於真正讀者數目,讀過經濟學的就知道,consumer不等於effective consumer)。
此事原來是兩個讀神學的準神棍走去投訴,然後又有很多「羊生」、「羊太」齊聲說這報濫用自由,在校園宣揚色情......
究竟這份小眾報紙是否做錯呢?我不知道,因為我未看過,不過我倒想知道近日開口埋口「數」說這報不對的人,他們看過這報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