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偶然從網上找到一篇訪問文章,當中說到:

『香 港 學 生 近 年 常 被 批 評 中 文 水 平 滑 落 , 林 夕 也 很 擔 心 詞 壇 接 班 無 人 , 「 何 止 中 文 水 準 差 , 英 文 水 準 都 退 步 。 我 有 一 個 崇 高 目 標 , 就 係 將 流 行 曲 歌 詞 列 入 教 科 書 , 代 替 徐 志 摩 之 類 咁 悶 詩 人 文 章 ; 何 必 迫 學 生 讀 五 四 時 期 白 話 文 呢 ? 」 』

不知其他人如何看「五四時代」的作者和文章,但至今他們當中有很多仍是我的偏愛。看他們的文章,我會看得比當今香港很多「作家」的文章更為舒服。

中三至中五的時候,經常到圖書館,看的就是一群「五四」作家的書,徐志摩、朱自清、聞一多、魯迅、郁達夫......當時我看的文章很多都是他們三十歲前寫的,現在三十歲下的香港人,有百分之多小人夠寫出順暢的中文?

當中徐志摩就是我的偶像,同學追看瓊瑤、嚴沁、岑凱倫的愛情小說,我就追看徐志摩、陸小曼間的愛情故事。因為徐志摩曾讀過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,我也曾努力考GCE希望可以入到此校,結果......當然我不是才子。

徐志摩提過的地方,倫敦、巴黎、翡泠翠、波士頓也是我極想去的地方。至今只到過前兩個地方,我有信心,有生之年必會去後兩個地方。

講到現代的中文作家,香港的,我真的數不出有誰是我懂得欣賞的,而且對香港作家,基本上我亦無信心去買他們的書的來看。可能香港也有好的作家,但走進書店,我不懂欣賞的香港作家始終是大多數,所以還是避之則吉。

若說近年能吸引到我的香港作家,就只有鍾曉陽,可惜她作品小,自移民澳洲後,就愈來愈小發表作品,上一本距今經已是十一、二年了。這麼多年年,我一直希望尋回我多年前,第一次到台北時,買下她所寫的唯一一本詩集,但在翻版企業上位列世界之首的偉大祖國,卻也找不到那詩集。

基於百分比關係,大陸近年也出了不小出色作家,王朔、余華、韓寒都是我喜歡的作家,可以吸引到我看他們的散文和小說。

而我喜歡的作家們,原來都有個共通點,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古文,但他們的古文修為都很高。我認為文言文其實是很美的中文,短小的字數,卻能訴說出很復雜的情感和事件,和現今新派中文-----長至能繞地球好幾個因的文字,都說不清想說甚麼,以為用深字就代表意思深遠雋永。兩者相比,立見高下。

有時,我倒懷疑現在中文程度低落,是否就是我們小讀古書,就連「五四」我們也當是古老得要被淘汰的東西。如果靠讀香港近十年中文,而能學好中文的話,哈哈,我認為無可能吧。遠的不說,就拿林夕的歌詞來說,「有佳句而無佳章」,九成所講的是一個字「灰」,學生只讀其詞,我們將來的世界會是個怎樣的世界?

幸好我是個老人家,古舊的中文曾帶給我繽紛,有齊喜怒哀樂的世界,令我終身受用。將來我若有機會輪迴做人,在喝孟婆湯前,我會要求讓我記得一件事,就是我的來生會懂得去尋回古舊的中文來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tteacoffee 的頭像
    catteacoffee

    catteacoffee

    catteacoff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