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長洲搶包山比賽於本月周五凌晨零時舉行,是康文署連續第三年舉辦搶包山活動,今年尊出新點子,以「膠包」取代真包,還加入分別來自深圳、廣並及澳門的外隊參與接力賽,由原屬長洲太平清醮一項祭神求福的習俗,變成一項康樂競技玩兒,參與其中的健兒趴觀賽的市民,對太平清醮、搶包山所知多少?這種由傳統節慶演化的嘉舞華式活動,文化承傳欠奉,只是政府介入傳統節慶而製造的一個偽文化項目而已。

太平清醮話滄桑

長洲的老街坊憶述,搶包山是長洲首創的打醮活動。以前搶包山,長洲人拼命搶的,是平安與意頭,居民相信積極「搶」那些已祭神的包,不單帶來幸福,來年也會獲神明庇蔭;位置愈高的包,便愈接近上天,得到愈多庇祐,故此爭相擷取包山頂上的包。

戰後,搶包山滲入了社團色彩,社團為了展示實力,不斷將包山加高,可惜一九七八年包山時包山塌下,造成二十四人受傷的嚴重意外後,當年的新界政務司鍾逸傑迅即以人身安全為理由,終止這活動,實情是借勢對當時社團的一次整肅。

事隔二十六年,由康文署主導的搶包山在前年復辦。近年,長洲在太平清醮的日子,比對當年是熱鬧多了,但這節慶已非長洲人主導,以住太平清醮的舉行日期,以至主理整個醮期的舉行日期,都在北帝座前擲勝杯決定,但政府及旅遊發展局為了對外推銷「搶包山」的特色節慶,折中方案是擲勝杯擇日後,由二OO五年開始,以後的太平清醮都在農曆四月初八舉行。

官員的取態就更兒戲。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復辦長洲包山時曾戲言:「我們可以改搶蛋糕、公仔或其他東西,一樣爬到頂拿下來,將搶包山由傳統習俗,變成一種玩意豈體育項目,相信可為長洲帶來很多的商機。」官員對這項節慶有多少認,其意義與重要性有多少理解,溢於言表。於是,今年再創新猷,來個搶膠包競技。

作為屈間傳統宗教活動的太平清醮,在求神問福保平安之外,是族群藉宗教活動展示經濟力量、地域範圍及團結族人的舉措。在早前一個關於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討會上,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廖迪生指出,太平清醮這類民間傳統節慶,其源起與該族群的生灘方式和經濟有著密切關係,然而生活方式的現代化,社會不斷變遷過程中,文化遺產可能被賦予新的意義,帶來「誰的文化承傳」問題。

全球化危文化保育

然而,在經濟掛帥的忠維下,特區政府與旅遊發展局對利用傳統發展旅遊,就只有偽造節慶、假廟會。活動方式是保留下來,卻與人、地方社會和文化完全無關,這只是沒有生命的文化。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幹事松浦晃一郎指人類文化遺產,不單是對過去文化的記憶,更是通向未來的研究。上世紀,文物建築物的保護主導了文化保育的儀題,直到全球化的影響席捲全世界,教科文組織逐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,以免在全一體化的氛圍下,各地方的獨特文化,如社會風俗、禮儀、節慶、表演藝術、傳統手工藝等等,會逐漸消失於無形(The Subtle Power  of Intangible Heritage, 2004)。 

教科文組織提出保護文化的目的在於「在經濟和技中發民中將文化和人的價值復到中心的位置上」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特點在於它「有活生生的實踐者,有觀眾,也活生生地存先於當代社會中」的資源來保護,(《世界文化報告--文化的多梯性、衝突趴多元共存》2000)。東亞地區在非物質遺產保育上早已起步,日本於五十年代已把有形與無形的文化遺產,透過法律框架,予以保護:南韓、菲律賓、泰國等地對其傳統表演藝術,已立法保護。觀乎香港,以特區政府官員處理搶包山的取態,傳統文化的承傳成為旅遊收益項目,沒有內涵,也沒有生命力,連起碼的前重也欠奉,遑論保護。

李少媚/信報/20070523

觀乎一班政府官員,最喜歡的文化節目,就是唱「英文大戲」,就知他們對中國文化有幾認識?有幾尊重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teacoff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